通知:心爱会员注册注意事项(2022.11.07更)【公告】论坛无法登陆....解决[公告] 论坛升级中,会员有不明之处看过来...
返回列表 发帖

简直太厉害了!

TOP

广播道花园——阿翁拍照外景地
 
    广播道花园是一个距离阿翁寓所不远的小公园。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广播道花园系列1:
 
    图1、2是07年前后,翁迷“如意”走访阿翁足迹时,拍回的照片。图3、图5是09年5月翁迷香港行时拍回的照片。
 
    对比图6与图3后发现,花园中绿色栏杆式长廊已不见了。
 
    阿翁身后的花圃不在是稀疏的花草;而那远处的山石如今也被郁郁葱葱的树林而遮蔽。
 
    在广播道花园寻找阿翁的那天——2009年5月6日。花园中的喷泉开了。
 
    我觉得很幸运的是,地上所有的红色四划线存在的方位至今未变;不见了的“绿色栏杆式长廊”处的圆顶倒锥型亭子依旧矗立原处,而图6中(图左边)的两颗细小树苗,20多年后已变为两颗茁壮的大树(图5左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广播道花园系列2:
 

 
    图1依旧是07年前后,翁迷“如意”走访阿翁足迹时,拍回的照片。图3、图5是09年5月翁迷香港行时拍回的照片。
 
    上述系列1中提起的“绿色栏杆式长廊今已不在”一论,在此系列2中,对比图1、图3,可以更好的被看出来。
 
    那黄色的邮筒式垃圾桶已经变为当下公园中常见的款式。
 
    此外,花圃边缘、被拆“绿色栏杆式长廊”下及公园中的石凳至今未变:深棕红色的小格子瓷砖贴面。圆顶圆柱身型的大、中、小三亭子未发生什么变化。


 
系列2的相关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广播道花园系列3:

    这个地方,应该是位于广播道花园喷泉处(广播道花园中心)。
 
    不过这个系列我拍摄的时候,没有调整好准确的位置。以至于只顾及阿翁身后的住宅小楼,忘记了穿越公园上方的立交桥式的小道。
 

 
广播道花园系列4:
 
    无法确认,或者我拍回的地方不是阿翁曾经依身石柱的地方,等待有心人下次前访时,帮助留意一下,谢谢。
 
    这个地方必须是石柱身,并且需要看见阿翁脚下的“深棕红色的小格子瓷砖贴面的石凳”。背景还必须照顾到花圃、喷泉、小区楼、还有穿越公园上方的立交桥式的小道。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广播道花园系列5:
 
    系列5中阿翁所坐的“深棕红色的小格子瓷砖贴面”花圃边,到底是广播道花园花圃的哪一块?等待有心人下次前访时,帮助留意一下,谢谢。
 
    这个地方必须在背景中看到高杆灯。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广播道花园系列6:
 
    具体地点不确定。不过广播道公园里类似这样前后有重叠的石凳,基本上后面是花圃边缘,前面是单独石凳。而这样的组合,不是很多。等待有心人下次前访时,帮助留意一下,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14 17:57:52编辑过]

[讨论]《翁美玲 香港故地统计指南》(金城道游乐场更新完毕)

ZlH5Ldue.jpg

[讨论]《翁美玲 香港故地统计指南》(金城道游乐场更新完毕)

RzhCupS2.jpg

TOP

若水太厉害了,辛苦了
不朽的蓉儿,永远的翁美玲!!!

TOP

 
石硖尾公园——阿翁拍照外景地

 
    石硖尾公园占地7.5公顷,以瀑布水池为中心。又称瀑布公园。瀑布分上、下两层,高达3米,既美丽又很有气势。置身其间,俯观瀑布,仰望群山,令人心旷神怡。此园除瀑布之外,尚有一般公园的设备如球场、休憩处及儿童游乐场等。特色:设施包括8个网球场、一个儿童游乐场、喷水池、人工瀑布及圆型广场。设备:八个网球场、儿童游乐场、圆形广场、两个篮球场、休憩花园、荫棚、缓跑径、健身站及避雨亭。路线:九龙塘歌和老街,九龙塘地铁站达之路出口,石硖尾地铁站南昌街向上走约十分钟。电话:+852 27847424
 

 
石硖尾公园系列1:

(图1)


 

 
石硖尾公园瀑布的2侧均有这个圈圈洞。
 

 

 
系列1在我们小时候收藏的阿翁贴纸中很多见。十年人事几番新,更何况已有20多年。
 
伊人不再,旧物也换了几番新。
 
瀑布的栏杆从简单的长条矩形木艺OR石艺栏杆换成了当下公园中常见不锈钢圆柱护栏。
 
而花圃边的木艺公园椅子,也经历了多次更换。
 
图2拍摄于2007年前后,翁迷“寻找翁美玲”后拍回的照片,那时候的椅子是90年代公园中常见的铸铁公园椅。当然,现在公园中也常用这种椅子。
 
图3则拍摄于2009年,这时候的椅子已是当下最流行的户外防水塑胶座椅。类似体育馆的那种。

(图2)

(图3)
 
系列1的相关图:
 

 




 

 
石硖尾公园系列2:


 



 
石硖尾公园系列3:

未完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9-22 15:30:38编辑过]

[讨论]《翁美玲 香港故地统计指南》(广播道花园更新完毕)

nAfTArrV.jpg

[讨论]《翁美玲 香港故地统计指南》(广播道花园更新完毕)

JCBWdXwu.jpg
13DB7Qur.jpg
FgHexNvF.jpg
3fJKpWzH.jpg
fY8aBPLs.jpg
pPBZSjTw.jpg
Lzc7fpLa.jpg

TOP

好容易看完了一页,真是太详细了!

强人强帖!顶!

水哥,你很帅啊!

她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品格,一种情怀。之所以爱,因为她值得你爱。值得你去无怨无悔地做一件事。 爱翁一天,就是爱自己,爱生活,爱生命多一点! 我要去剑桥!我要去康桥!

TOP

若水总结的历史性帖子.

鱼儿离不开水,我们离不开蓉儿,可蓉儿却易了水……

TOP

看对比照片,虽然有些变化,但还是能感觉到阿翁在那些地方留下的印迹。

感谢若水。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ruoshui在2009-6-17 11:44:36的发言:

   
33楼:景贤里——82港姐宣传片拍照地
(直接跳转树形帖子地址:http://www.wengmeiling.com/home/dispbbs.asp?BoardID=14&replyID=372584&ID=31996&skin=1) 

 

 

景贤里纳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明报)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11:45


政府宣布把景贤里纳入第三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发展局长林郑月娥    表示,有73年历史丶位於司徒拔道的景贤里已被纳入第三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之中,并会以非牟利社会企业形式经营。

 

林郑月娥补充,下月逢星期六日,景贤里将开放让市民参观。

 

湛山相应百帖恩义耀蓉儿 【心爱蓉儿翁美玲】影迷会 - Chak湛山子  微博 https://www.weibo.com/chak57 随意窝 Xuite日誌http://blog.xuite.net/chak0507/hkblog

TOP

QUOTE:
以下是引用Chak湛山子在2011-3-23 12:54:31的发言:

 

 

景贤里纳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明报)2011年3月23日 星期三 11:45


政府宣布把景贤里纳入第三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发展局长林郑月娥    表示,有73年历史丶位於司徒拔道的景贤里已被纳入第三批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之中,并会以非牟利社会企业形式经营。

 

林郑月娥补充,下月逢星期六日,景贤里将开放让市民参观。

 

[em230]下月逢星期六日[em63]呵呵!

TOP

景賢里四月舉行開放日

2011年03月23日
 
香港政府新聞網 - 類別 - 社區與健康 - 景賢里四月舉行開放日
 

     發展局表示,景賢里大宅內和其他地方進行的復修工作已完成,會納入第3期「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以決定最合適的活化用途,並交由非牟利機構管理,詳情6月公布。

 

     發展局今天(3月23日)宣布,於4月2日至25日期間的周末,包括復活節4月22日至25日的假期,舉行為期10天的開放日,讓公眾參觀景賢里大宅。

 

     開放日分上午和下午兩節,開放時間是上午10時至下午12時30分,下午2時至4時30分。

 

     公眾可由明天上午8時起,在發展局的文物保育網頁上登記或下載登記表格,填妥後傳真 (3167 2699) 交回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以索取入場券;或由3月26日起往九龍公園香港文物探知館索取入場券。

 

     開放日共有20,000張入場券,以先到先得方式派發,每人限索取其中一節最多4張入場券,查詢可電2848 6213或2848 6214。

 

     發展局表示,隨着修復工程完成,接下來的挑戰是為景賢里尋找合適用途,務求達致使文物保育工作得以持續及開放予公眾參觀。

  

     景賢里原名「禧廬」,1937年由廣東商人及慈善家岑日初及岑李寶麟所建。大宅巧妙地糅合中西建築特色,展示了香港戰前時期上乘的建築技術及工藝。

 

     景賢里2008年7月正式列為法定古蹟,獲永久法定保護。透過國家文物局的協助,政府委聘廣州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湯國華制訂修復工程計劃。工程於2008年9月展開,並於去年12月大致完成。

湛山相应百帖恩义耀蓉儿 【心爱蓉儿翁美玲】影迷会 - Chak湛山子  微博 https://www.weibo.com/chak57 随意窝 Xuite日誌http://blog.xuite.net/chak0507/hkblog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