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 美 玲 逝 世 二 十 年 祭
2005-02-01 作者:lougongwei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4272 评论:14
二十年,长河一瞬、朱颜暗老,玲儿若仍在人世,只怕也已成半老徐娘了;逝去的只是形物,留下的却是青春长在的音容,这于黄蓉迷而言,究竟是幸还是不幸呢?可是,依我的心声,宁愿看她在人世间吵吵闹闹、不时在娱乐版露露脸,陪着我们慢慢老去;或者,她不喜欢演艺圈的生活,也可以陪着他的知心人隐居在不知名地方,让我们不住地想念、还可以不停地祝福,至少强过这样情在人逝无可言说的落寞。
看八三版《射雕英雄传》的人,可以说大半是在看玲儿扮演的黄蓉,少年人看她的敢做敢当、青年人看她的敢爱敢恨、中年人看她的机智灵巧,她串起了整个故事的情节,在她水汪汪大眼睛的注视下、在她俏皮的笑容里,我们忘了情节的疏散、忘了特技的蹩脚、忘了剧本前后的自相矛盾,我们原谅了所有不可思议的错误,还向更多的人推荐去看她、去陪她,直致她获得空前的成功。时至今日,无论后来的版本如何精益求精、构思越来越巧妙、特技越来越逼真、情节越来越流畅,它们都无法超越玲儿的俏影。说起来,拍射雕时,玲儿也不过才拍了一部连续剧而已,可是,黄蓉这一角色仿佛是为玲儿贴身定做一样,玲儿演来如鱼得水,浑然天成。她让我们明白:一部戏好与不好,关键在于演员本身,剧本、情节、手法都是外在的一些枝节;而一个演员演得好不好,全在于她的经历丰富与否,大部分时候,演员都在演自己,角色就像是水中的倒影一样,倒影美不美,要看人长得如何。玲儿能把一个俏黄蓉演得古灵精怪、活泼可爱,完全是因为她自身就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环境里,有母无父、少小独立生活,又远游英伦、小小年纪又在餐馆里做帮手,在一班成年人身边练就了讨喜惹怜、开朗好强的性格,阅历与生性都和黄蓉十分相近,只不过一个是在小说里,一个是在现实中。所以,当玲儿去选港姐时,光凭外表做花瓶,就只能得个十五名,而一旦演起戏来,角色与自身融为一体,想不红都难。玲儿的大红大紫,既是灰姑娘变公主的神话,也是当时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大批新人展露头角的现实反映。玲儿为许多灰姑娘、丑小鸭造梦,所以成为她/他们的偶像,玲儿也为一代香港人展现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所以也成为一代香港人的偶像。那一个时代到底出了多少代表香港的人物?张国荣是,谭詠麟是,周润发是,成龙是,梅艳芳是,玲儿更是,那时候,张学友、刘德华、张曼玉、关之琳、刘嘉玲他们不过小荷才露尖尖角,只可惜,那一代的明星闪烁到如今的依旧比比皆是,而伊人,已长逝! 玲儿敢爱敢恨,爱之深,直欲玉石俱焚。可惜的是,蓉儿对靖哥哥的一往情深在戏里可以得到完美的结局,只因为他们信守承诺、勇于面对所有困难与逆境,在所有人都不看好、也不能理解的情况下,两心如一、不离不弃,冲破所有的艰险;而现实,却是令人扼腕的情伤人亡。蓉儿在戏里可以好强争胜,气靖哥哥、恼靖哥哥、骂靖哥哥,最终还是爱着靖哥哥,可玲儿现实姻缘却不能得到对方宽容的守护,为名声而畏缩,为流言所中伤,为自我争强而花落人亡!蓉儿傻吗?能得到靖哥哥这样的宽厚肩膀,又怎么不是一个女人终生祈求的幸福呢?别人不明白,蓉儿却明白。玲儿傻吗?她也想祈求这样的幸福,却不知人间的爱,多的是猜疑与忌妒,少了坚定与包容,等到玲儿明白了,一生深情已付流水,已是不堪回首百年身。自杀固然缺少勇气,却是最悲壮的爱情宣言。尽管花容依旧,相信那个长夜,五月十三日酒后的漫漫孤独长夜,玲儿一定在细数此生:哪一天欢聚笑比花甜、哪一回情伤折损容颜、又是哪一次离别人老情绝!是的,那一夜,玲儿一定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老了,老得已经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这种感觉,只要是真正爱过、全心托付过又失去的人一定也有,只不过,我们还能以将死之躯苟延于世,而玲儿却不堪忍受这样的失去——这种以信任开始以背叛结束的失去,所以,她选择的是结束生命。有谁能说她爱的不深?舞池里的旋转、酒精里的沈醉只不过为了掩饰那颗想拥有爱、怕失去爱的悸动的心而已。有谁能说,这样的选择于她不是唯一的最好结局?始终,玲儿都是活在古典情境里的人,在戏里嬉笑人生,在人生崇尚忠贞,她只不过延续了杜十娘、林黛玉的那种刚烈传统而已。以玲儿的好强性格,明知在爱情里的角色已扮演结束,她还是不愿孤单地哭着强求,得不到,不如不要,不要了,干脆离去。玲儿魂安英伦,而我却想起隔海的法国卢梭的名言: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同样的,爱,也是生而自由的,却要面对现实的百般难阻始终不得自由,这是玲儿的悲剧,又何尝不是人类的悲剧?玲儿在轮回里或可超脱情之苦、恋之痛,而代代相续的人类却不知何时才能走出这样的迷思? 二十年,人世几度寒暑,青丝渐成白发。一九八七年,记得那时我们都还很年幼,正是充满幻想与活力的年纪。那时,家乡刚刚通上了电,知道电视机,大概也就知道了黄蓉、郭靖,因为整个年度仅有的几个电视台从省台、市台到周边县台都在播放这一部播一次火一次的武侠剧,没别的,《射雕英雄传》太红了,因为有翁美玲扮演的黄蓉。由于当时还在读小学,家里的父母自然不让我们看电视,唯有暑假、寒假是个例外,可以宽容些。记得为了不错过每一集的开头,往往天还没黑就急急烧饭、吃饭、洗澡,然后呼朋引伴到有电视的人家去,不用说,那有了电视的人家小院里早已挤满了大半个村庄的老老少少,甚至连小院的土墙头都坐满了心急的群众。等到电视的序幕一放,“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的片头曲响起,刚才还吵吵嚷嚷的小院马上变得鸦雀无声,一双双急切的眼睛都睁得老大,死死盯着屏幕,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自然是少年们的所爱,蓉儿的机灵与聪颖才真正抓住所有人的眼睛,当蓉儿出场时,大眼睛一转、回眸一笑,少年的心就宛如广告里的啤酒欢喜得嘭嘭启封,为蓉儿的不慎涉险而愁、为蓉儿的机智脱险而笑、随蓉儿的悲喜而心情起伏。蓉儿就像是身边长大的孩子,有些孩子气却又聪明过所有的大人,有些淘气却敢于面对所有的邪恶,有些小心眼却又甘心对靖哥哥付出一切,她是孩子心目中唯一的善的代表,是他们最想结交的好朋友。整整两集的时间里孩子们大气都不敢出,随着剧情或忧或喜直到暂时的结束,而扣人心弦的下一个段落又从今晚的暂时平静中开始。乡村的夜,总是特别的静,每每两集播完时圆月一轮已在中天,月光流水一般穿过沉沉树影落在人身上,回家的路也因此而充满如同戏里的微波起伏,其实,不是月夜有什么特别,而是为着蓉儿与靖哥哥着迷才感觉这样的夜一定会发生些什么。会发生什么?不过是夜梦长长,时时为蓉儿的命运做些牵挂而已。就这么寒暑往来,年年都有与蓉儿接触的机会,她也陪着我们一同成长,也因此,脑海里深深印下这个名字:翁美玲。那时候,其实玲儿早已离我们远去,但这并不妨碍一个远在小小乡村的少年为她着迷——从戏里到戏外;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叫做偶像,但那种又敬又爱的心情与身在香港的玲儿迷们并无两样。 到后来长大了,更事了,知道更多关于玲儿的家事、情事,还是一往情深地为她着迷、为她鸣屈,只恨苍天为何如此不厚爱情路坎坷的玲儿,留下伤心的家人、伤心的影迷?玲儿的影响因她的殉情而更为深远,她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忠于爱情,她可能是最后一个继承传统的爱情殉道者,今时今日,还有多少人能够信任一生一次的承诺、以生命做代价来托付爱情呢?二十年,回头再看,翁版的《射雕英雄传》还是经典中的经典,二十年,对玲儿的痴迷还是一如既往恒久不变,二十年后,风雨斑驳,我们依然想唱一首歌给她:你问我爱你有多深,爱你有几分,你去看一看,你去想一想,月亮代表我的心……,一如那少年时树梢的中天明月,朗朗清清,纤尘不染;也一如玲儿对她至爱的一番深情:人事无常、明月长照,此心此情、不渝此生。我们宁愿相信:天上又有一所芙蓉宫暂缺主司,玲儿只因天命有召暂代斯职,天上人间,她始终与我们同在。
顶一下(0)
0.00%
踩一下(0)
0.00%
已有 14 人参与评论 网友评论 |
栏目导航本类排行
相关文章 |
2008-02-22 10:12 支持(0) 回复
2007-10-29 15:32 支持(0) 回复
2007-07-31 02:22 支持(0) 回复
2007-07-28 20:59 支持(0) 回复
2007-06-29 01:22 支持(0) 回复
2005-05-24 13:38 支持(0) 回复
2005-05-05 12:59 支持(0) 回复
2005-04-16 20:26 支持(0) 回复
2005-04-11 11:02 支持(0) 回复
信箱是假我没有
2005-04-05 16:13 支持(0) 回复